让我们掀起关于古典音乐的讨论

一、身处危机的古典音乐


在西方,走进古典音乐会,一片银发的海洋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除了具有明星效应的音乐会以外,古典音乐的受众群极度老年化。古典音乐在它的发源地正面临着危机,身为音乐人的我们不论身处何方都有必要探究这个现象,因为它关乎整个行业和传统的生死存亡,关乎每个音乐人的未来。


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西方社会的掌权者和知识分子中音乐家辈出,自然而然地巩固并推动着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从格里高利一世到路易十四,权贵阶层高度重视并参与音乐;从柏拉图到卢梭,思想体系中都包括音乐观。





卢梭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

《社会契约论》作者

音乐理论家、作曲家


到了当代社会,音乐脱离了西方社会话语,成了高度自治的专业领域。现如今罕有主流思想家再去系统地阐述音乐观。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恐怕是最后一个思想体系中包括完整音乐观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而阿多诺认为,从贝多芬(1770-1827)时代之后,音乐便脱离了西方社会哲学讨论,古典音乐失去了在西方上层文化建筑中的位置。


二、是什么动摇了古典音乐的位置?


从审美角度,不同时代对音乐的价值和功能有不同的观点;从社会角度,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为音乐带来诸多改变。


1. 西方审美的变革


在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好的音乐和艺术必须具备约束情绪、培养道德、维护秩序的功能,任何扰人心智的艺术都不是好的艺术。中世纪是神权社会,音乐理所应当为宗教服务,与此同时,音乐因其数学性被认为是宇宙规律的体现 - 当然这种观点始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兴起,社会发生了从“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换,音乐不再仅仅体现神性、天性,而开始拥抱人性,开启了音乐的情感表达之路。接下来的启蒙运动引领了一场崇尚理智的浪潮,该时期的音乐重视结构和各因素之间的平衡。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是从音乐的外在功能到内在性质的范式转换 - 前人认为音乐是上帝的媒介、是道德约束、是宇宙规律、是情感表达,唯独没有提到不介乎功能的音乐本身的美 - 比如它的结构。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康德是“美学”的奠基人,他把对理智和结构的追求结合到艺术中来,开启了西方思想界对“何为美”的成体系的讨论。到了十九世纪,“为艺术而艺术”已成风尚。




康德

启蒙运动后期哲学家


我们能够从上述变化中看到,音乐早先被赋予了神性、教育性和权威性,后主要体现人性,再后来焦点转移到艺术性。这便不难解释为何千百年来音乐在社会中的权威性在降低,而专业性在提高。十九世纪以后,少有主流思想家对音乐有系统的研究,音乐渐渐失去了在语言文化中的位置,越来越聚焦于乐声本身。这本无可厚非,只反应了人类审美的改变而已,然而失去了在上层文化建筑中的话语权却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2. 西方社会的变革


同时西方社会的结构变化进一步动摇了古典音乐在社会中的权威性 - 当然这与上述审美变化是相辅相成的。西方古典音乐的传统是在教堂和宫廷中奠定的,而千百年来社会的世俗化和民主化变革逐渐颠覆了宗教与贵族的特权,音乐的受众群逐渐改变,继而音乐中的一系列因素都发生了改变。


  • 音乐受众群的改变

在中世纪,宗教是西方社会运转的意识形态根基,封建贵族是统治阶级,教堂与宫廷是音乐活动的主要场所也为乐师提供了生活保障。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性质发生了从宗教向世俗的转化,人文主义兴起,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本家贵族沿袭封建贵族的传统,争先雇佣乐师、资助音乐活动,对他们来说,音乐是文化、教养和身份的体现。教堂成员、封建贵族和新贵族均接受系统的音乐学习,他们与乐师是最早、最传统的一批古典音乐“专业人士”。


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对知识、理性和自由的追求;同时农业和商业的持续发展推进了西方世界中产阶级的扩张,而这个群体无法继续忍受贵族的统治与特权,最终法国大革命在十八世纪末爆发,掀起了民主革命的浪潮,瓦解了贵族特权。从十八世纪末开始,古典音乐的受众群已逐渐转变为普罗大众 – 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地延续着贵族家庭音乐活动的传统,这使古典音乐大规模普及。




十八世纪贵族家庭的日常音乐活动


  • 音乐属性的改变

自此“业余音乐爱好者”这个群体诞生了。他们普遍更偏爱旋律性强的音乐,于是多声部的复调音乐不再流行,悦耳旋律加伴奏的音乐形式逐渐风靡 – 这是古典主义的重要音乐风格(Galant Style);与日俱增的家庭音乐活动又创造了对小型合奏的需求,于是新的音乐种类也出现了,比如器乐二重奏、三重奏,还有大量的艺术歌曲。




新中产阶级的日常音乐活动


一切看似欣欣向荣,古典音乐进入空前盛世。而历史就像离弦之箭,它仿佛拥有独立的意识。当音乐的普及度提高、严肃性降低,它逐渐转变为百姓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踏入了天然的陷阱。快进到二十一世纪,古典音乐在西方已然面临着被流行文化淘汰的危机。


说到流行文化,今天提起流行音乐普遍指代的是商业流行音乐,而非世俗或民俗音乐。商业流行音乐随着爵士和摇滚风格音乐的盛行而普及,音乐逐渐出现了古典和流行的明显分别。早在中世纪晚期世俗音乐(secular music)就已存在,而那时的世俗音乐相对应的是宗教音乐(sacred music),主要是歌词内容上的差别,在音乐性质上并没有质的区别 。民俗音乐又是另一种文化产物,指的是口口相传的民间音乐,与“有谱可依”的古典和流行音乐又有所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从音乐创作投大众所好、复调音乐不再流行时起,流行音乐便萌芽了。




流行文化盛行


我们看到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流行文化的盛行,现如今古典音乐需要和流行娱乐活动瓜分市场。在这场争夺中,古典音乐似乎逐渐败下阵来,尤其在它的起源地 - 西方社会。那么我们希望古典音乐何去何从?若想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首先探讨它的意义。


三、古典音乐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意义?


身为音乐人的我们是否要接受古典音乐自然发展的结果?我们要如何左右它接下来的发展?它是否依然值得被发扬光大?它是否具有社会价值?


在当今这个崇尚科技的社会里,人们追求效能与精准,忽视了很多无价的美和快乐,放弃了很多无法带来既得利益的事 - 例如艺术和音乐,而幸福感却不见得提高。当代著名思想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一书中提出,在消费主义社会里,永无法满足的欲望使人成为自我剥削机器,永远疲惫。生而为人而非机器,当我们越来越现实,抛弃了“无用之美”时,人生会失去平衡陷入苍白的疲惫。而音乐、艺术、人文,是为“倦怠社会”输入的血液,是对沉沦的抵抗。




《倦怠社会》- 韩炳哲


音乐与许多其他人文活动一样,除了娱乐与滋养心灵这些明显的功用之外还具有“仪式”的功能,是一种“公共生活”。从原始社会开始,仪式(祭祀活动)已然存在,对仪式的需求或许是深深烙在人类DNA中的人性的一部分,而古典音乐的DNA中还承载着整个西方文明的仪式。


古典音乐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纵观历史长河,它盛行的时期远远久于衰败的时期,而历史具有周期性,这也意味着古典音乐的发展方向把握在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手中。


四、把古典音乐带回社会主流话语


见证了历史的古典音乐,其现状是否还可以被逆转?我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它在西方社会的“没落史”,而不论从社会还是艺术角度,它的发展都体现了从社会主流话语圈淡出的过程。这里所谓的主流话语即是依然被视为上层建筑的人文社科对话。我们无法改变古典音乐今天的属性,但可以让音乐重新参与到对话中去。音乐在不知不觉间发展成极其专业的一门技术领域,其人文与社会性极易被忽视,这便需要音乐人从学生时期开始注重提高人文学术素养。近年来我国提倡加强人文素质和美育的教育,这对古典音乐来说是一件幸事。我们应该视其为使命。





“从人类的歌声中可以窥探人类的历史。”

- 乔治·耶里内克



本文作者汤珑老师将在中音鼎石举办一系列围绕西方音乐史展开的音乐人文讲座。学生们在单独的音乐史课、人文综合课、语文课、文学课中学到的是点状知识,讲座意在帮助学生整合并巩固这些知识,形成网状知识。


在全世界范围内,初阶音乐史学习都聚焦于不同时期的音乐细节里,而历史本身只被当作背景知识一笔带过,仿佛历史是可以被单独抽离的遥远事实。然而文化、艺术和社会的发展是完整的有机体。讲座将以音乐史的时间线为主轴,引入不同维度的知识点,例如艺术、文学、哲学、社会理论,所谓的“背景知识”将被放大,音乐及其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将被深度挖掘。从宏观角度,师生将讨论数千年来审美的变化、思潮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意识到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从微观角度,师生将讨论古典音乐史的专业知识,包括音乐种类、风格、乐器的发展等。讲座将为学生提供知识和理论基础来思考音乐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更抽象的问题,例如:


不同的音乐时期是谁划分的?

什么是音乐?

什么是好的音乐?评判标准是什么?

音乐风格的发展受什么影响?

又继而影响了什么?

音乐史的性质是什么?


讲座意在搭建音乐与其他学术学科的桥梁,把古典音乐带回到社会话语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工具,以及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审判的工具,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融合各个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和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也为音乐诠释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音乐系钢琴演奏和文学博士(DMA in Piano Performance and Literature - ABD),辅修钢琴教学法。曾在美国多城市独奏、伴奏演出,也有对羽管键琴和管风琴的学习和实践。在演奏之外,她对音乐和社会学领域的前沿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研究。音乐之外,汤珑从事多领域翻译工作,近十本译作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