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讲台到舞台 | 中音鼎石教师系列音乐会(一)
从讲台到舞台,
是身份的互换。
从教育者到音乐家,
是角色的转变。
2017年10月20日,
在这个沉甸甸的收获的金秋,
从讲台走向舞台,
6位音乐家为我们带来本学年「首场」
中音鼎石教师系列音乐会。
这是中音鼎石又一备受瞩目的音乐盛事之一,
为瑟瑟秋风的紫禁城点燃了温情的序曲。
6位充满活力的音乐家联袂上演7首作品,
从古典到现代,
从海顿、柴可夫斯基到门德尔松,
从普契尼的咏叹调到中国的艺术歌曲,
他们将以丰富多彩的曲目编排,
展现无穷无尽的音乐创意和精妙和谐的重奏之美。
他们用娴熟的演奏技法及深厚的艺术底蕴带听众遨游于欧洲古典与浪漫派的音乐之中,同时也用那些触碰心底的音乐之声,带人领略到欧洲歌剧与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妙所在。这是一场回味无穷的音乐会,也注定成为这个初秋每个人心中回味无穷的回忆。
▲「从讲台到舞台的音乐家」
中音鼎石教师系列音乐会 节目单
▲「拿波里舞曲」
小号:陈光 钢琴:施佳佳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呈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该曲是一首地道的意大利风格舞曲,音乐从容轻快,展示出意大利人特有的惬意和闲适。作为舞剧「天鹅湖」中的一首舞曲,音乐家陈光用嘹亮轻快的号声还原了舞剧中黑天鹅翩翩起舞的场景,点燃了全场的气氛。
▲「降E大调协奏曲」第三乐章
小号:陈光 钢琴:施佳佳
乐史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声誉甚隆的小号音乐,有些声振一时,有些铅华褪尽。而海顿这首小号协奏曲,艺术魅力不减一毫。音乐家陈光充分发挥出小号在高音区嘹亮的音色,和行云流水的钢琴配合的相得益彰,把大家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神秘境界。
▲「故园恋」
演唱:阮余群 钢琴:施佳佳
「故园恋」的歌词中那种简单但又深渊的眷念之情,在歌唱家阮余群的歌声中变化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两位音乐家将演唱和极富诗意钢琴伴奏完美结合,把「故园恋」中微妙的情感变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玫瑰三愿」
演唱:阮余群 小提琴:柴亮 钢琴:施佳佳
「玫瑰三愿」表达了女性对社会现状不满所发出的强烈控诉,「二愿」以温柔的口吻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用玫瑰幽怨的情感强调了每个字的感情性,在小提琴的柔美音色和钢琴的相辅相成下在「三愿」将感情升华至极。
▲「我亲爱的爸爸」
演唱:阮余群 小提琴:柴亮 钢琴:施佳佳
这首堪称意大利歌剧之最的咏叹调,取自歌剧中女主角请求父亲帮忙时的场景。歌剧经验极其丰富的歌唱家将一名向父亲苦苦哀求的女孩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哀求之情。极富感染力的表现和娓娓道来的天籁之音把音乐会推向高潮。
▲「田园传奇Op.138」
双簧管:金京春 钢琴:施佳佳
音乐家金京春演奏的双簧管在平静安宁的钢琴声中进行,恍如把人带入精神安宁的自然怀抱。悠扬的管乐声犹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乐曲好像清澈的溪水,同微微开合的音乐律动,一齐暗示着博大辽阔大自然里孕育的韵律和无限生机。
▲「C小调第二钢琴三重奏Op.66」第一乐章
大提琴:孙晓淇 小提琴:柴亮 钢琴:施佳佳
门德尔松的音乐一向具有独特的美感,该首作品盈满他独特的旋律天份,同时也有着深沉严肃的内涵。音乐家孙晓淇的大提琴感伤声响、小提琴的优雅声响及钢琴的华丽声响配合得天衣无缝,演奏出灿烂无比,华丽至极的精彩第一乐章。
中音鼎石教师系列音乐会(一)
演出阵容
柴亮——著名小提琴家、指挥家;
孙晓淇——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副教授;
施佳佳——中央音乐学院钢琴副教授;
阮余群——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
金京春——中央音乐学院双簧管专业副教授;
陈光——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号教授;
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音乐会,
也注定成为每个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让我们一起期待第二场中音鼎石教师系列音乐会的到来!
艺术总监:柴亮
总策划:丛欣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