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 解密数字低音,探索创新源泉


4月16日,第一期《中音鼎石学术课堂系列讲座》于中音鼎石成功举办,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德籍外聘教师张楠博士为同学们揭开了关于数字低音的神秘面纱,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数字低音是如何进行读谱和演奏。



此次讲座从介绍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历史背景展开探索。“巴洛克时期的年代划分与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古典时期的年代是相互交错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巴洛克时期承接了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语汇,包括它的各种模式。”张楠博士介绍道,“巴洛克时期艺术脱离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对自然的那种单纯模仿。巴洛克时期主张作为一位创造者创造一些以前没有的东西,它主张天赋、感受,同时还有理性。创造出来的作品往往都与自然背道而驰,例如音乐家赋予音乐诗性的美,他很注重自己的表达。所以当时的音乐表达代替了之前的音乐象征,它集合了语意、修辞作为音乐语言。作曲的学习开始从动机开始了,因为它与语言息息相关。语汇里面有句号、逗号,表达的方式有提问、有回答、有收拢、有开放。巴洛克音乐中最核心的主题是通过音乐对心内情感的表达。”在讲座中,张楠博士给同学们播放了多段视频,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直观地认识到专门用于演奏数字低音音乐的乐器的形态、音色等特征,对数字低音音乐的风格有一些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实践,这样的学习方法更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



随后,张楠博士与同学们一起解析数道音乐练习题,共同探索并且解开了数字与低音以及数字标示背后的密码。数字暗含的密码有非常多,不仅仅是音程的含量。而是与乐器、声部进行、力度、速度息息相关。尤其是与以传统模式为基础的创作上的风格与愿望有关。

在此期间,张楠博士鼓励学生上台通过视奏,弹奏数字低音,她解释道:“数字低音的理论是先有演奏实践,然后慢慢地从这些实践当中去把这些惯用的、常使用的各种规则给总结出来,然后慢慢成为功能和声。”



关于如何定义“创新”,张楠博士有感而发地说:“创新,发生在对模式(基础)的丰富中;创新,发生在不同风格时期之间的重叠交错中,各风格特点之间发生互赠,内联与渗透中。创新,与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有关,与数字低音概念中的,对'Continuum'的追求有关。创新需要借助基础得以体现,对早期音乐或传统音乐的认知,是创新的丰富土壤,越深入地了解,越会拓宽你的创新视角,而你生活的这个时代,你的意识和思考又会不停地为传统基础增加养分。”

本场讲座让学生们受益匪浅,通过张楠博士的诠释,大家对数字低音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创作风格以及手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对话

张楠老师您好,此次讲座您与学生一起探讨了有关数字低音的起源、衰败、演奏乐器、创作法则等内容,您选择数字低音这一讲座主题的初衷是什么?

张楠:学习数字低音,可以在早期音乐与今天的传统和声之间建立一个桥梁。是把“功能”这个概念放回到创作过程中的很棒的体验。可以拓宽大家在演奏以及创作上的创新视角。历史这个词的涵义是“回看”,随着音乐的发展,这个“回看”的过程在音乐创作中的体现就越发的具体。而这也是创新的过程。孩子们有孩子们的“回看”方式。只要建立这个意识,他们对音乐就会更好奇,更敏感。




您认为本次讲座会给同学们的音乐学习带来哪些帮助呢?

张楠:这会增强孩子们与传统音乐的对话意识。所谓真理不是发明的,而是发现的。像Mozart说的:我真的不曾追求创意,音乐不是由我而来,而是透过我而来。很多同学在学习演奏,他们可能觉得创新这件事情,就是我要创作一个很酷的作品。什么是创新?创新反而是你在向回看的时候,跟以前的传统音乐进行对话的时候,才会产生的那些意识。而不是凭空就来创造一个不同,没有基础的差异是显现不出来的。所以整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所有的作曲大家都是用的自己的方式,在跟着它之前的音乐作着对话,用的都是来自于文艺复兴的各种很古老的模式,但是他们用了很多的手法来对这些模式进行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对话而产生的这些创新。

在中音鼎石等艺术类中学开设大学专题式学术类讲座,您认为这一举措具有哪些意义?

张楠:我觉得关于一些意识上的、视角上的拓展不用非得等到大学。其实很小的时候学钢琴的时候,老师多说上几句关于结构、关于当时时期的一些习惯,他们就已经种植在脑子里,他们不一定非得要都懂。但是这个东西已经放在脑子里了,他在看世界的时候已经发生变化了,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描述那个变化,我觉得这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你真正拿出一块时间去学它要轻松许多,也有一定的意义吧。



【简介】


张楠2009年10月至2011年,师从于Johannes Schöllhorn在德国科隆音乐学院攻读作曲最高音乐家(博士)学位,于2011年5月3日举办毕业音乐会,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作曲最高音乐家学位。在德国攻读作曲最高音乐家学位的同时,开始攻读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大学的音乐学哲学博士至今,博士导师为Dieter Torkewitz教授。
2013年4月至9月,由德国下萨克森—韦斯特法伦州文化部,以及科隆音乐学院选送,获得法国艺术家奖学金。
自2014年9月1日起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外聘教师,课设课题:《数字低音》《不只是无声-新音乐中的静默》《音乐分析方法及重要音乐分析文献导读-上》《音乐分析方法及重要音乐分析文献导读-下 三个现代音乐作品的细致分析》。